原来,孩子最想要的是这三件礼物,家长们都看看

来源:校长传媒时间:2023-06-17 07:46:47

【九章专栏】

原来,孩子最想要的是这三件礼物,家长们都看看

原创作者|杨杨


(资料图)

日本推理作家伊坂幸太郎说过:“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,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。”

有的父母,自认为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爱。

在他们的眼中,爱就是给孩子足够的金钱,让孩子想买啥买啥。

孩子真正想要什么,他们恐怕并不知道。

更别说能了解孩子,做到跟孩子有良好沟通了。

《0-6岁自然养育》一书中写道: “养育孩子,首先要了解孩子”,“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,有不同的发育速度和不同的发育表现。”

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。可是,能成为龙凤的终究是极少数。

每个孩子都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爱,继而能传递爱。

其实, 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爱,是了解、等待、陪伴。

01

了解孩子,才能更好地辅助孩子前行

邻居的孩子任辉,是一名汽车修理工,他原本是能拥有一份好工作的。

当年,任辉高二文理分班时,自己报了文科班,因为他对文史类的课程特别感兴趣。

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学地理、历史都不用特意背,知识就跑进脑子里了。”

父母听说他报了文科班,大发雷霆。他们认为一个男孩子学文科,以后找工作都成问题。

父母辈的老观念,让孩子改学理科,将来考大学可选择的路多。

一次次说服不了任辉,他父亲竟然跑到学校,给孩子改到了理科班。

自那以后,任辉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。到高考时,原本有把握超一本线,结果刚够专科线。

他父母后悔莫及,说:“我当初是为他好,为什么会这样?”

父母总爱用:“我怎么做都是为你好”之类的话来干涉孩子的选择。

但是,扪心自问,这样的干预是孩子需要的吗?父母真正了解孩子吗?

称职的父母,会跟孩子沟通,深度了解孩子的喜好,知道孩子的优缺点。

在做出各方面分析总结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,供孩子选择参考。

盲目地、强行干预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中,一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,不但不会理解父母的想法和做法,还有可能影响亲子关系。

在为孩子做任何决定前,父母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加到孩子身上。

打着为孩子好的名声,做着违反孩子意愿的事情,到头来,爱就会变成害,造成两代人都痛苦的局面。

02

等待孩子成长,允许慢一点,孩子会更优秀

《时间之书》中有句话: 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,而非焦虑时光。你做三四月的事,在八九月自有答案。

这话适合给那些急于让孩子成才的家长看看。

《读者》杂志刊登过一篇文章,作者是一位老师,同时也是一个男孩的父亲。

在他的笔下,儿子是个对学习不感兴趣的“学渣”。

为此,他深感焦虑,为儿子提高不了的成绩辗转难眠。

直到有一天,儿子在睡梦中喊道“我又做错了,再重新做一遍吧”。

父亲才意识到,自己的焦虑和严厉都成为了儿子的负担。负重如此,如何前进?

后来,他调整了对儿子的态度,不再强调成绩,而是放缓对孩子的要求,在关键时刻提点到位。

儿子经过了半个学期的调整,在宽松的家庭氛围中,慢慢找到了学习的乐趣。

后来,成为了优等生家长的父亲被老师请去交流经验,在分享前,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“等待”。

龙应台曾在书中写到: “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,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,用他5岁的手指。孩子,慢慢来,慢慢来……”

每个阶段的孩子,都有自己的认知程度,有的家长总想让孩子高于同龄人。

于是,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了休息时间,失去了玩乐时间,失去了童年时代。

他们被迫辗转于各个特长班之间,此种情形,被家长称为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。

可是,拔过的苗不会茁壮成长的。

如果可以,父母牵着孩子的手,让她可以从容地扎好蝴蝶结,并在妈妈的温言暖语中成长,是多么美好的过程,它可以“慢慢来,慢慢来……”

03

陪伴,是最温暖的存在,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

有时候,父母会把自己认为孩子需要的给他们,比如:金钱。

而孩子真正需要的,恐怕不是钱。

看过一篇报道,爸爸自己开公司,每天忙着签合同、谈业务,经常十多天见不到孩子一面。

孩子在过生日这天,抱来自己的储蓄罐,问父亲:“爸爸,你一天能挣多少钱?”父亲被问愣了,看着孩子不知如何作答。

孩子说:“储蓄罐里是我攒的全部钱,都给你,买你一天的时间,陪我过生日好吗?”

爸爸眼圈微红,用略带哽咽的声音答应着:“好、好,今天哪儿也不去,就陪你过生日。”

后来,孩子说,这个生日最让他难忘,因为,有爸爸陪他度过。

爸爸终于明白这段话的含义: “与孩子在一起,陪孩子玩是件很幸福的事,平凡人的幸福。真正的陪伴,经得起坎坷,经得起平淡。”

其实,孩子需要的,是父母的用心陪伴,而不是父母以为的很多的金钱或者别的物质方面的需求。

孩子们需要的,也许仅仅是餐桌旁的生活分享;也许是他们感到委屈时的温暖怀抱;也许是他们身体不舒服时的贴心问候。

至于父母想要挣多少钱留给自己,他们并不关心。

确实如此,听听每年春节过后父母离家时孩子们的哭声吧,哭声里饱含着他们的诉求。

在陪伴中,你会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,在他们需要的时候,父母会适时出现。这样的状态,才是孩子向往的。

愿每个父母都能够了解孩子,做孩子前进路上的助力者;在孩子的某一目标暂时没能达到时,耐心等待,允许孩子慢慢来;高质量地陪伴孩子,做孩子生命中的永远的支撑。

这,才是给孩子最大的爱。

作者简介:杨杨:一个跟数字打交道的人,却喜欢在文字的海洋中徜徉!

延伸阅读:

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背后,是一个家庭格局的支撑

“我无比确定,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”

要想读书改变命运,家长不得不知道的秘密!

厌学跳楼事件频发:别让改变命运之路成为孩子的不归路

父母的天平越倾斜,孩子们的手足情越浅!

改变教育,从这里开始——校长传媒(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

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

分享“教师卓越发展智慧”与“学生健康成长方案”

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

投稿邮箱:

xiaozhangchuanmei@qq.com

标签:

责任编辑:FD31
上一篇:视点!5月份我国民航国内客运规模同比2019年增长2.6%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精彩图集(热图)

热点图集

最近更新

信用中国

  • 信用信息
  •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
  • 网站文章